京津冀人才工作者凝聚共识 共创区域协同发展崭新局面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增强“海星”人才工作者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于8月28日至30日举办了“海星”实训营 ——2024年第二期“海星”人才服务队伍专项能力提升培训班(新质生产力专场)。北京、天津、河北和雄安新区的33名“海星”人才工作者参加培训,学员涵盖医院、科研机构、留创园区、科创企业、津冀雄组织部门等28家单位。
本期培训注重学理论、强技能、重实践、促交流。北京市委党校教授韦磊为参训学员深入解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剖析了全会的精神要义及其历史意义,从全面深化改革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万劲波教授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作了专题辅导,从历史性成就、规律性认识、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及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解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问题,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新一轮变革等复杂局面,强调了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全局战略目标。
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高级总监郑慧铭以《中国创新药国际化发展之路》为题,从中国创新药发展历程、国际创新药发展趋势、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视频与视觉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施柏鑫与学员分享了《人工智能的初心与进展》,详细讲解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早期出现、中期繁荣、最新进展及应用范围等内容,为大家深入了解人工智能专业领域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图谱。
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委派讲师张永建以《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作了专题辅导,详细介绍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内容,阐释了知识产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强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对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北京路浩律师事务所律师、专利代理师王莹给学员们讲授了《知识产权维权策略》,从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政策梳理、服务成效、风险防范及专利侵权诉讼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对如何避免商业秘密风险防范提出建议,为参训人才工作者准确把握知识产权问题分享了实用知识。
培训期间,学员先后前往北京汽车新能源蓝谷园区、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开展现场教学,领略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双轮驱动”的深刻含义,近距离感受新能源汽车前沿科技领域和生物医药行业的崛起。
培训期间,各地人才工作者围绕“如何助力本单位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本期培训收获颇丰,系统学习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希望有更多共同学习交流机会,盼望培训活动走进津冀雄,全方位、多角度接触,寻求未来合作契机,努力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为打造更优质的人才服务队伍提供源泉活水,为现阶段新质生产力激发新动能提供坚实力量。
供稿部门:培训部